检察系开设的教学观察专栏,旨在深度挖掘优秀教师的教学特色,推广有价值的教学方式,分享教学心得,关注教师成长,助力教学提升。
十年,她把时光给了挚爱的民法教育事业;十年,时光还她一个学生们最喜欢的女教师气质,知性智慧、亲切真诚、伶俐果断......学生们都说她就像我们的姐姐,温暖呵护着我们的心房。时间都去哪儿了?你把心放在哪里,哪里就留下你的光芒……本期教学观察请关注---潘亚楠老师。我们派出教务助理2015级学委朱哲贤(以下简称朱)采访潘亚楠老师(以下简称潘),分享她十年民法教学心得。

简介
潘亚楠,检察系专职教师,任教十年,主讲课程:民法、民诉。多次获得“优秀教师”称号,学院骨干教师。

朱:潘老师,很荣幸能有机会采访到您,上了您一学年的民法课,同学们都很喜欢您。老师,您有什么独特的教学方法或教学心得?
潘:教无定法,相比于周边众多的优秀老师,自我感觉没有什么独特的教学特色。教学心得有几点:
一、要把每一堂课都当做自己的第一次课来上,不能有丝毫懈怠,课前用心准备,课堂尽心呈现,课后虚心反思。要求学生一定要学会课前预习,课后思考和阅读。
二、因材施教,合理引导。老师要善于“察言观色”,合理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,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,提高教学的针对性、灵活性。
三、老师要不断地学习积累,加强自身的知识修养。对于缺乏实践工作经验的老师来讲,有时单纯的理论讲授会很空洞,遇到一些疑难知识点,我会向从事实践工作的朋友请教。老师不是万能的,遇到不懂的问题千万别误导学生,一定要实事求是,然后积极探索。
四、授课内容要取舍得当,抓住重点、突破难点、删繁就简。多穿插案例和习题,多问几个“为什么”,启发学生多思考。
五、善于利用多种信息化媒介,为学生推荐法学类微信公众号,如中国法学网、中国民商法律网等;为学生搜集一些今日说法、法律讲堂等法制栏目中的典型案例辅助学习。

朱:老师,您平时带着本科班和专科班,那是如何根据大家的情况因材施教的呢?
潘:我会根据每届学生的整体状况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,我每年本科和专科的授课课件都是不同的。很大一部分专科生会通过专升本的途径谋求发展,我会删减整合教材中的内容,删去太难太偏的理论知识,讲清讲透基本知识点和常见重点难点,穿插专升本的知识,精讲多练。而很多本科生有参加司法考试和考研的需求,所以课堂讲授会适当注重理论深度,阐释各种学说观点、前沿理论,分析司考技巧和司考真题,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。每学期我都会为本科和专科学生整理不同的习题,帮助大家巩固知识,为大家推荐合适的教辅资料以辅助学习。
朱:同学们都反映,说您就像和蔼可亲的姐姐,请问潘老师,如何增强教师的亲和力呢?
潘:我能说这是自带的效果吗?我觉得在讲台上不止要有严肃的一面,更多的可以把学生当作民法爱好者一样去用心交流,用轻松的语言举一些有趣的事例,多用启发性的设问,和学生轻松的互动。课堂偶尔聊一些关于社会、就业、恋爱的话题,其实也是在于给学生正面的引导。关注学生要求,教学资源师生共享,尽心帮助学生答疑解惑。备课、上课、回复学生的各种问题是我的工作常态。老师发自内心地爱学生,才有了学生对老师的信赖,老师的威信才会逐步确立。


朱:老师,班里的同学都很想您,我们即将面临司考,给大家说说司考民法的备考吧。
潘:一、选择应试性强、重点突出、疑难点讲解到位的司考辅导用书。现在除了常规的三大本之外,现在厚大、众合、华旭等辅导机构都有比较齐全的学习包,可以根据个人的程度以及喜好选择相关的老师或资料进行辅助学习。基础薄弱、时间充足的同学可以先听一些民法先修版本,后期再进行强化和冲刺。咱们系专门开设有司考辅导班,也可以帮助大家有效学习。
二、全面复习,重点突出。司考的一道题目会同时涉及好几个知识点,所以复习要全面,注重传统重点的学习,注意每年新颁布的法律及司法解释等新增内容,另外卷四的主观题要求大家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。
三、重视大量演练真题,尤其是近五年来的真题,可以帮助大家把握考试重点、分析出题者思路和方法,查漏补缺,而且有些考点在历年考试中是“重者恒重”,容易重复出现的。自己要模拟演练,一定要动手写,避免眼高手低。此外,要掌握重点法条。
四、持之以恒,坚定信念。尽管司考难度大、通过率低,但是“成功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”,希望同学们能脚踏实地的备考。


